中医药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医药文化

“鸡娃”教育要慎重,小心孩子患上“抽动症”

时间:2021-09-17 16:00 发布人:李加睿 浏览:

  “鸡娃”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热词,是指家长们给孩子“打鸡血”,不停地让孩子去学习、去拼搏的一种教育方式。比如,近期引起广泛讨论的《小舍得》《陪你一起长大》等多部聚焦家庭的电视剧都反映了这一疯狂“内卷”的教育方式。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鸡娃教育作为中产阶级选择的一种教育方式,我们权且不去讨论它存在的合理性,今天小编要说的是与“鸡娃”有一定联系性的“小儿抽动症”。

  什么是“小儿抽动症”

  小儿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以快速、不自主、突发、重复、非节律性、刻板、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抽动或(和)发声抽动为特点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该病多数起病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低于5岁发病者可达40%。

  “小儿抽动症”病因和发病机制虽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但多数研究认为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方面有关。在前文所提到的《陪你一起长大》这部电视剧中,刘涛所饰演的女主角因为不想让自己孩子的输在起跑线上,就义无反顾的加入了“鸡娃”大军中,导致自己的孩子心理压力过大,患上了“小儿抽动症”。

  “小儿抽动症”患儿会表现出眨眼、皱眉、点头、摇头、耸肩甚至是不自主地骂人等。抽动障碍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它不仅影响儿童的学习、社会适应能力、个性及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部分患儿症状延续到成年,影响就业和交往等社会活动;而且还会伴发诸多行为问题,增加了治疗难度,给家长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小儿抽动症”的治疗

  中医关于抽动症无明确的病名,但有不少相关记载,一般将该病归属于慢惊风、肝风证、抽搐、瘛疭范畴。根据病因病机,将其辨证分为4种类型:

  1、风邪犯肺证

  特点:多见吸鼻子、清嗓子、眨眼、干咳、噘嘴、摇头等头面及咽喉部抽动症状,常因感冒而加重或反复。多有过敏性鼻炎、哮喘、婴幼儿湿疹或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舌质偏红或舌边尖红,苔薄黄或薄白。

  治法:宣肺解表,平肝熄风。

  方药:桑菊银翘散加减。

  2、肝亢风动证

  特点:多见挺胸鼓肚、四肢抽动,抽动频繁有力,声音高亢,头晕头痛或胁下胀满,常伴有多动难静,性怪急躁易怒,妄言多语,颜面红赤,口渴或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白或黄,脉弦数或洪大。

  治法:平肝泻火,熄风止痉。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3、痰热动风证

  特点:多见摇头、耸肩、眨眼、甩肩、踢腿等异常动作,常伴有喉中痰鸣,发吭吭声,怪叫,秽语频发,烦躁口渴,睡眠不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或厚腻,脉弦滑或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平肝熄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4、脾虚肝亢证

  特点:多见眨眼,皱眉,耸鼻,噘嘴,腹部抽动或伴喉中吭吭,秽语,常伴有精神倦怠,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夜卧不安,大便溏薄或干结,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弱或弦细。

  治法:扶土抑木,熄风定痉。

  方药:青龙止动汤加减。

  此外,针灸疗法和耳穴贴压治疗“小儿抽动症”疗效也比较明显。

  药物治疗是“小儿抽动症”的必要手段,而家庭护理也是治疗的重中之重。那么对于“小儿抽动症”的患儿来说,家庭护理应该怎么做?“小儿抽动症”应该怎样预防?下期我们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