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术上“藐视”倒春寒,2大方法振奋阳气,驱散寒湿之邪!
这几天气温断崖式下降,想必让不少人见识到了倒春寒的厉害。值得一说的是,不论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抑或是新冠状病毒,都是具有季节性流行的特点,往往会在天气多变,人体正气虚弱时发病。
在倒春寒期间,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让疾病钻了空子呢?
肺主皮毛 宣肺驱寒
《黄帝内经》中说:“形寒饮冷则伤肺。”所以,防治寒邪,第一重点在肺。肺主表、肺主皮毛,而寒邪伤人往往是从肺、皮毛而入。
倒春寒的时候,往往温度变化大,这种情况易导致感冒不适,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恶寒怕冷、鼻塞鼻涕、喷嚏、头痛等,遇到这种情况,如何处理呢?
1.注意休息、适当饮用热水
首先要注意休息,适当饮用热水或者热的姜紫茶、热粥等,微微出汗,可以使寒邪从内而出,但若出现发热情况则需及时就诊。
姜苏代茶饮:生姜3片、紫苏叶2片、红枣掰开2个、陈皮一小块。
姜苏代茶饮可以解表祛湿,益气散寒通窍,适合风寒普通感冒。
2.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
预防方面,可以适当运动。在家坚持打八段锦,尤其可以多练习攥拳怒目增气力,达到舒展肝气,加强运动量的效果。
八段锦共8个分解动作,每一动作对应某一局部起到应有的效能,并通过局部调节整体。八段锦的好处在于,动作少,作用多,多到什么程度呢?随便一数,就是十几个作用,调理全身脏腑。
所谓动则生阳,阳以化生,8个动作经常练习,能够疏通经络、消解化瘀、增力补钙、保津益气、减脂降压、畅通气血、疏筋柔体、强体增智,从上到下依次调理心肺、 脾胃、 肝胆、 肾和泌尿生殖系统等。
3.适当艾灸,提升阳气
畏寒较重、手脚易冷的可以选择艾灸与肺脏相关的穴位,如肺俞、大椎、足三里等,要注意的是避免夜间艾灸,否则易上火。
疏通气血,活动筋骨
因为春天的到来,气候湿度转大,倒春寒的时候更容易出现雨雪天气,从而寒湿二邪会结合在一起,同时因为大家都在家蜗居,肢体缺乏活动,气血不流动,此时最容易受到寒湿二邪的侵犯。
如最突出就是肩颈部的紧绷、酸胀、酸麻不适,因为大椎穴就在此处,邪气最易从此处进入。其次就是老人家常见的腰膝痠痛等。
1.寒邪为主,可选用温法
若以寒邪为重,肩颈部紧绷感为主,可以选用温法,如艾灸大椎穴,每天1-2次,每次15分钟左右,灸完之后适当活动颈部,避免受风寒。或者用热水袋热敷也可达到疗效。
取穴:低下头,顺着脖子向下摸,在脖子和背部交接的地方,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骨头突起,那就是第七颈椎的棘突,在它的下面凹陷内就是大椎穴。
大椎穴,古人称它为“诸阳之会”,这个穴位在背部的最高点,背部本来就属阳,所以大椎穴堪称阳中之阳。
2.湿邪为主,可选用汗法或者利小便的方法
若以湿邪为主,症状为困重感,肌肉痠痛为主,平素汗出少,那么可以选用汗法或者利小便的方法,最简易的办法就是喝热粥,喝热粥第一可以助胃气。
胃气充足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喝热粥后会加快人体津液的代谢,多小便则湿邪可以从小便而去,同时喝热粥可以助汗,微微汗出则湿气从表而去。这都是饮食调理的方法。
当然,还需要加强运动,运动可以有助气血运行,振奋阳气,驱散寒湿之邪。
版权声明
本文综合自网络,由云南中医编校推荐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