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圣药“当归”的故事
“丈夫出门三年整”是一个民间谜语。其谜底便是本期介绍的主角“当归”。中药当归是一味既能补血,又能活血的常用药,临床使用非常广泛,素享有“妇科圣药”之称。
关于“当归”这个药名的由来,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叫做王福的青年,以采药为生,为了赡养母亲,刚刚娶亲的他准备冒险到猛兽出没的老君山中采药。临行前,他对妻子嘱咐道:“我若三年未归,定是死于山中,你可另行嫁人。”转眼已过去三年,李氏相思成疾,患上了妇科病,她认为丈夫必死无疑,只好改嫁他人。
不料,在李氏改嫁一个月后,王福竟奇迹般地回来了,他挑着一担药材回家,见妻子已另嫁他人。他悔恨交加,托人将药材带给妻子,以弥补自己的亏欠。李氏见到这担药材后,眼泪簌簌而下。此后,当她思念前夫时,就拣起一块药材,或生嚼,或泡茶,从丝丝苦味中回忆往日的甘甜。谁知过了一段时间后,她的脸色逐渐红润起来,原先紊乱的月经也恢复了正常。从此,人们记住了这种专治妇科病的药材,并给它取名为“当归”。
正是因为当归的名称有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所以,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性味] 甘、辛,温。
[归经] 归肝、心、脾经。
[功能主治]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用法用量] 6~12g。
当归多生长于高寒多雨山区,主要生长在甘肃、云南和四川等地。又称秦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等。当归为根入药,根上端称“归头”,主根称“归身”或“寸身”,支根称“归尾”或“归腿”,全根称“全归”。
中医根据当归的不同部位,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全当归补血活血,当归头补血,当归身养血,当归尾活血。既可各部分单独使用,也可以全当归使用。全当归根略呈圆柱形,表面呈黄棕色或棕褐色,有浓郁的香气,味道甘中带辛。临床上常以切片生用或经酒炒用。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当归“主咳逆上气,温虐,寒热,妇人漏下绝子”的记载。明代《本草正》中写道:“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
清代《本草汇编》中记载:“当归治头痛,酒煮服,取其清浮而上也。治心痛,酒调末服,取其浊而半沉半浮也。治小便出血,用酒煎服,取其沉入下极也,自有高低之分如此。”
中医认为,当归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功效,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等疾病,被誉为“妇科圣药”。所以说当归是天然的女人药,是“名至实归”的。由于临床适应范围广,临床应用较多,又有“十方九归”的说法。
现代,当归仍然是临床常用的补血活血中药,除了能有效治疗各种妇科疾病外,对肠燥便秘、风湿痹痛、痈疽疮疡等症状均有显著疗效。现代研究表明,使用当归能有效避免维生素E不足的问题,而维生素E正是身体抗衰老不可或缺的物质,当归的水溶液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最高,可有效防止黑色素的形成,对治疗黄褐斑、雀斑等色素性皮肤病效果良好。
当归羊肉汤
当归、党参各15g,黄芪30g,生姜10g,羊肉500g。羊肉切片,各药用纱布包扎,加水一同煎煮至肉烂熟。饮汤吃肉。
源于《济生方》。本方以参、芪补气,羊肉补血,当归补血活血、止痛,生姜温中健胃。用于产后气血虚亏,发热自汗,肢体疼痛。
当归补血汤
当归10g,黄芪60g。煎水饮。亦可将用量增加,煎成膏滋食。
源于《内外伤辨惑论》。本方重用黄芪,次为当归,比例为6:1,意在补气而益血。用于失血后的气血耗伤,或气虚血亏,体倦乏力,头昏。
归芪蜜膏
当归、黄芪各30克,陈皮10克,火麻仁100克,蜂蜜适量。火麻仁捣碎,同前三药加水煎取汁液,再煎至浓稠,入等量经煎炼的蜂蜜,搅匀,煎溶。每次食1~2匙。
本方以黄芪补中益气,当归、蜂蜜、火麻仁润肠,兼用陈皮理气。用于老人气虚肠燥,大便秘结难通,少气自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