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郑进: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增加中医药健康服务供给

时间:2017-09-14 14:22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中医药在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服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云南是中医药资源大省,具有悠久、丰富的的中医药历史和文化,发展基础坚实。近年来,云南省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服务模式,鼓励多元投资,挖掘市场潜力,充分释放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潜力和活力,构建云南特色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切实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助力健康产业发展。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为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促进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健全完善。云南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将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列为云南省重点发展的八大产业,提出将统筹利用生物医药、医疗、生态旅游等优势资源,鼓励发展多样化健康产品和服务,构建集健康、养老、养生、医疗、康体等为一体的、以中药(民族药)产业为主的大健康产业体系。省卫计委与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支持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云南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云南省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实施意见》等的制定出台,均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和保障。

  遵循中医药特点规律,构建中医药健康服务网络

  基本建立了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中医医院为龙头和支撑、社会资本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网络。目前全省共有县级以上中医医院105所,其中:三级甲等中医医院9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70所,97.7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4.14%的乡镇卫生院和84.92%的社区卫生服务站、71.9%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依托省市县三级中医医院等级创建和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加强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科)内涵和能力建设,发挥自身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规范发展提供技术与管理支持。在有条件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设立“治未病”科室,提供规范的“治未病”服务。鼓励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以慢性病管理为重点,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

  建立了国家三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 4 个、重点研究室 2个、省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 1 个,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 6 个、国家中医重点学科1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专科 21个、民族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3个、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平台60个、预防保健服务能力项目6个、省级中医临床专科60个。全省有中医(民族医)药研究院(所)4个, 中医高等医学院校2所,中医专业民办职业学院1所。有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15个、全省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8个、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7个,全省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逐步增强。

  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增加中医药健康服务供给

  支持各级医疗机构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生保健服务。云南省中医医院在滇池院区建立了中医健康管理中心,将治未病服务与慢性疾病管理、康复医学、中医预防医学相结合,并联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构建健康医疗、医养结合的全新中医服务链模式,着力打造高原国际中医药健康服务基地。各州市中医医疗机构也充分发挥中医药养生保健优势,积极拓展新业务。如:药膳辅助疗法、“三九贴”、“三伏贴”等。同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岁儿童开展中医药健康指导和管理。对不同体质老年人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中医药保健指导,并按儿童月龄的不同,提供针对性的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指导、常用穴位按揉、摩腹、捏脊等中医保健方法。

  支持公立中医医院与社会资本联合举办以中医养生保健为主的养生院、疗养院。积极支持社会资本举办中医类医疗机构,鼓励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申办中医坐堂医诊所。目前,圣爱中医馆等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发展势头良好,取得较好社会效益。鼓励社会资本利用我省丰富的旅游资源、中药资源和温泉资源优势,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培育技术成熟、信誉良好的知名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集团或连锁机构。

  推进产业融合,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深入发展

  大力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加强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康复服务能力建设,配置多功能牵引床、艾灸仪、电脑半频治疗仪等多种设备,推广中医康复技术,提供中医特色康复服务。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中医特色康复专科发展态势良好。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中医医院合作开展中医康复技术服务,全省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配备一定的康复设备(含传统设备)。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服务机构,建立二级以上中医医院与社区康复机构双向转诊机制。

  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在《云南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特色的养生养老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中医诊室;鼓励中医医院采取多种形式,探索具有中医特色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要求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等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中医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联合开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建立服务契约关系,开展上门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诊室,设置中药房,配置煎药及中医诊疗设备,支持养老机构开展融合中医健康管理的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大力宣传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康复知识。

  目前,云南凯旋利工贸集团与云南中医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由云南凯旋利工贸集团投资近5亿元,云南中医学院利用其中医药人力资源优势,在昆明安宁温泉建设总面积为80982㎡的中医药健康养老养生项目——百草堂·中医小镇。该项目将成为云南省首个以中医康复疗养为核心、高品质服务为保障的专业化养生养老平台。陆良县中医医院在陆良县秀水湾建设以老年护理、康复养生、休闲娱乐为中心,建设融养老和家庭悠闲于一体医养结合中心。正在起草制定的《云南省养老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16-2030年)》,10余项中医药健康养老项目已纳入其中。

  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业。立足我省丰富的地理、气候、民族文化优势,依托良好的旅游等第三产业基础,支持打造具有云南特色、优势突出的中医药康体文化养生品牌。鼓励各地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和自然资源优势,开展药浴、中药熏蒸、中医药文化体验、气功等养生保健项目,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目前,我省一大批中医药健康旅游项目正在建设或规划中,原昆明圣火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占地3600余亩昆明市杏林大观园,是全国首家以中医药文化特色旅游、中草药种植观光的和养生养老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文化项目;腾冲横溢公司投资建设占地20000多亩的高黎贡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园已批准立项建设,致力打造康体疗养、养生保健、中医药旅游、中医养老等中医药健康服务业。云南普瑞生物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将在曲靖市师宗县投资建设以中医健康养生、生态养老、自驾露营、中草药种植、加工体验等为主题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区。

  注重传承发展,为中医药健康服务提供动力源泉

  逐步补齐人才短板。积极推动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签署共建云南中医学院协议。联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印发了云南省名中医、基层名中医评选管理办法,启动实施第三次省级名中医评选工作,评选出云南省国医名师、名中医、基层名中医188名。在全省范围内遴选培养优秀中青年中医药领军人才和优秀中青年中医药学科带头人。组织开展传统医学师承、确有专长人员考核和农村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考核认定,开展乡村医生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积极培养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及订单定向生。

  传承创新提供理论支持。积极抢救发掘、整理继承,创新发展民族医药文化与医药理论,内容包括民族医药发展史、基础理论、临床医学、药物方剂与经方验方等。近10年来先后完成了一批民族医药文献的整理、编撰和汉译出版工作,出版了《云南民族药志》、《档哈雅龙》、《中华本草傣药卷》、《彝药本草》、《云南藏医药》等傣族、彝族、藏族、纳西族、拉祜族、白族、哈尼族、基诺族、僳傈族、阿昌族等100多部医药专著。积极建设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工作室,启动省级中医药师带徒工作,开展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产业发展文化先行。建成1个省级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支持建设2个国家级、7个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间的交流合作,与泰国卫生部签订了“传统医药研究和发展合作协议”,倡导并成功举办了7届大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交流会。2016年,成功举办首届澜沧江-湄公河传统医药学术交流会;在第四届中国-南亚博览会、首届中国云南-南亚东南亚国家医院院长论坛、第五届云台会、“活力澳门推广周”、 2017昆明商洽会等对云南中医药民族医药进行了展示与交流。积极推进中医药民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傣医药“睡药疗法”被国务院、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医(彝医水膏药疗法)”、“彝族医(彝族药认知方法)”分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云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昆中药传统制剂王子荣无敌膏进入了国家非遗目录。

  目前,中医药健康服务虽然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中医药健康养生行业的市场准入审批监管部门和行业标准不明晰,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下一步,云南将以人民群众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发展机制,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实施人才团队培育工程,不断激发中医药健康服务潜能与活力,切实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