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医药文化

中医名家黄煌治疗高血压的常用经方

时间:2021-01-28 14:30 发布人:李加睿 浏览:

  高血压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疾病,而且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由于工作压力、生活习惯等因素也加入了高血压患者的大军。在中医里有许多方药被应用于治疗高血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下,经方名家黄煌对应不同个体特征选用经方的临床经验。

  血压判别标准

  高血压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血压判别标准:①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②成年人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③临界高血压,指血压介于上述二者之间。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引发全身小动脉硬化,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造成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其中以心、脑、肾的损害最为显著。

  经方治疗高血压

  适应经方治疗的高血压类型

  ①用降压药效果不明显或副反应较大者;②伴有并发症者;③恐惧降压药,心理压力大,自觉症状明显者。

  经方治疗高血压的优势

  ①改善症状,控制血压;②改善高血压患者体质,防止并发症,控制病情的发展。

  对应不同个体特征,治疗高血压常选用下列经方:

  (一)黄连解毒汤

  【适用病证】

  原发性高血压见心率快、烦躁失眠者。

  【应用参考】

  1.本方适用的体质大多体格强健,肌肉坚紧,面色红而有油光,目睛充血,多目眵,口唇黯红,舌质坚敛,脉滑数;易烦躁,常有睡眠障碍;皮肤常有疮疖,口舌易生溃疡,小便黄短等。中老年人多见。食欲不振者、贫血者、心率缓慢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黄连解毒汤味极苦,可配适量的生姜、红枣。一般来说,服药以后尚不觉太苦,且口内清爽者,大多药已对证;如服药后胃内不适、恶心呕吐,导致食欲不振者,则不适合。

  3.此汤剂难以久服,通常给予5~7日量,症状缓解后即可停服,或改为胶囊剂、丸剂,小剂量服用一段时间。

  4.胃内不适,加干姜10g,生甘草10g;大便干结,或有出血者,加生大黄10g。

  (二)泻心汤

  【适用病证】

  高血压见烦躁、焦虑、头痛者,或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者。

  【应用参考】

  1.本方长期服用一定要顾及患者体质。适用于本方者多体格壮实,面色潮红而有油光;唇色红或黯红,舌质黯红,舌苔黄腻或干燥;腹部充实有力,或上腹部不适;大便干结或便秘;血压偏高,或血脂偏高,或血黏度偏高,心率快。无以上体征者,慎用。

  2.急重症可以大量,病情轻缓当用小剂量。

  3.大便不成形但黏臭、舌苔黄腻者,依然可以用本方。

  4.面红,头痛,脉滑数,加黄柏10g,栀子15g;体格壮实、上腹部经常饱胀者,合大柴胡汤。

  (三)温胆汤

  【适用病证】

  临界高血压或初期高血压见有以下特点者:

  ①血压临界或有波动,无心、脑、肾并发症表现。

  ②主诉较多,症状严重,以头痛头晕、失眠多梦,尤其是多噩梦,易惊,恐惧感。

  ③患者大多为中青年,体型中等偏胖,营养状况好,面部皮肤比较油腻。

  ④“白大衣高血压”(WCH),即紧张后血压升高者。

  【应用参考】

  1.用本方能改善睡眠、消除恐惧感,并能消除头痛、胸闷等躯体症状。

  2.通常给予7日量,有效后可间断性服用较长时间。

  3.伴有胸闷烦躁、失眠、心律快者,加黄连5g;伴有焦虑及腹胀者,加栀子15g,厚朴15g;伴有更年期症状的中老年女性的高血压患者,常常神志恍惚、百般无奈,而脉不滑、舌不红者,本方加酸枣仁30g,知母15g,川芎15g。

  (四)大柴胡汤

  【适用病证】

  高血压伴有胆囊炎、胆石症、高脂血症、便秘者。患者大多体格健壮或肥胖,上腹部胀满,舌苔厚。

  【应用参考】

  1.服药以后,大多可出现腹泻,一般以每天2~3次为宜。

  2.如长期服用,则需调整大黄的用量,以大便畅通为度。

  3.本方通常给予7日量,症状改善后,可减量继续服用,以改善体质。

  4.烦躁、舌红、脉数,加黄连5g;面色黯红、便秘者,加桃仁10g,茯苓10g,丹皮10g,桂枝10g。

  (五)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适用病证】

  伴有抑郁倾向的高血压患者。患者多表现为疲劳感明显,意欲低下,睡眠障碍,情绪不稳定,工作效率下降,惊恐不安,多噩梦,或有胸腹悸动。

  本方也可用于老人脑梗死以及脑血管性痴呆,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烦躁或失眠。

  【应用参考】

  1.根据大便情况调节大黄用量,保持每天1~2次大便为好。

  2.本方通常给予7日量,症状改善后可减量长期服用。

  3.在临睡前服用本方有利于睡眠。

  4.脑血管性痴呆、面红者,合桂枝茯苓丸;胸闷烦躁、失眠、腹胀,合栀子15g,厚朴15g,枳壳15g。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悦读中医,由云南中医编校推荐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